Beam-sanning lens antenna based on elliptical paraboloid phase distribution metasurfaces
文件大小:
1642k
资源说明:这篇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椭圆抛物面相位分布的超材料表面(metasurfaces)实现二维波束扫描的透镜天线。这种天线设计主要用于Ka波段卫星应用。传统的波束扫描天线通常依赖于电磁场的渐变相位分布,可以通过电子、机械或混合方式实现。电子扫描天线通常使用阵元上的相位移器快速扫描,但成本高昂;机械扫描天线虽然具有较好的辐射性能和更宽的扫描覆盖,但扫描速度慢且伺服机构庞大笨重。因此,研究人员将重点放在了具有较低成本、低剖面、易于集成等优点的透镜天线上。
文章中所提到的“相位分布”指的是在透镜表面实现特定的相位补偿,以此来产生波束扫描效果。相位补偿通常是指改变信号传输路径,使得从不同方向来的信号在达到天线时具有不同的相位,进而合成出特定方向上的波束。这种相位调整可以是连续的或是离散的。
文章中提及的关键参数包括透镜的尺寸为10.5λ0×10.5λ0×0.2λ0,其中λ0是在30GHz中心频率下的波长。此外,焦距与直径的比值为0.2,这是一个设计参数,影响着透镜天线的聚焦特性和扫描性能。在Ka波段卫星应用中,所设计的透镜天线系统能够实现18.5dB的波束指向性增益,并且在3.7dB的增益容忍度下,达到±60°的扫描覆盖范围。这表明了该透镜天线的设计方法具有低成本、紧凑尺寸和轻量化的优势。
透镜天线的设计理念中还提到了使用平面透镜和移动馈源天线(feedhorn)组合,这暗示了天线中的馈源天线可以在平面内移动,进而达到对天线辐射波束的精确控制。文章还讨论了低地球轨道卫星通信中波束扫描天线的重要性,强调了其在多波束或波束扫描天线系统中的潜在应用。
在介绍中,研究人员还提到了不同波束扫描技术之间的折衷方案。例如,具有PIN二极管的透镜天线可用于实现可编程的波束扫描,这是通过改变PIN二极管的状态来控制透镜表面的局部相位分布,从而实现波束指向的电子控制。
文章提到了这种基于椭圆抛物面相位分布的超材料透镜天线如何在低地球轨道卫星通信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其在波束扫描能力上与阵列天线相媲美的潜力。超材料透镜天线的成功设计和实现表明,在未来卫星通信系统中,这种天线技术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对于提供更高效、更灵活的通信服务具有重要价值。
本源码包内暂不包含可直接显示的源代码文件,请下载源码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