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on the wide band absorber with low density based on the particle distribution
文件大小: 1310k
源码售价: 10 个金币 积分规则     积分充值
资源说明:在介绍基于粒子分布的宽带吸收器设计时,文章内容涉及了多个关键技术点,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 宽带吸收器的设计目的:基于粒子分布设计低密度宽带吸收器是为了拓宽材料的吸收频带宽度。在设计中,需要利用特定的等效梯度结构,以便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达到理想的吸收效果。 2. 等效梯度结构的设计:通过对均匀分散的吸收剂进行电磁参数测试,研究者们设计出了具有等效梯度结构的吸收器。实验中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在8-18GHz频段内测试了电磁参数,以确保在该频率范围内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收性能。 3. 不同形状粒子的模拟:在等效梯度结构的框架下,研究者设计了三种不同形状(球形、方形和六角形空腔)的吸收剂,并在商业软件中模拟了这些周期性结构材料的散射参数和单站反射损耗(RL)。设计的不同形状可以提供不同的吸收性能,通过模拟结果对比来选择最佳设计方案。 4. 电磁参数的提取和拟合:通过Nicolson-Ross-Weir算法提取出复合材料的有效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并通过Maxwell-Garnett混合规则对这些参数进行拟合。这样可以确保等效复合材料具有与实际材料相似的电磁特性。 5. 遗传算法在材料设计中的应用:为了进一步优化宽带吸收材料,文章中提到了利用遗传算法进行材料设计。通过这种优化算法,可以得到具有最佳吸收性能的复合材料设计方案。 6. 材料厚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厚度为3mm的复合材料在8-18GHz频段内具有优异的吸收性能(反射损耗小于-10dB),同时等效吸波材料密度相比均匀结构降低了30.7%。 7. 关键词解析:文章中提到的“吸波材料”、“羰基铁粉”、“粒子分布”、“周期结构”以及“材料设计”是本研究的核心概念。其中,羰基铁粉作为吸收剂的材料选择,与低密度的粒子分布和周期结构结合,共同决定了材料的吸波性能和设计特性。 8. 研究背景:研究论文发表在《磁学与磁性材料杂志》上,具有科学出版社的权威性和国际认可度,论文的发表年份为2017年,显示了研究成果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出这项研究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它不仅拓宽了宽带吸波材料的设计思路,也为相关领域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参考和实验数据。设计者通过精确的材料选择、电磁参数测试、模拟分析及算法优化,实现了在保持材料低密度的同时,显著提升材料的宽带吸波性能。这对于隐身技术、微波吸收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源码包内暂不包含可直接显示的源代码文件,请下载源码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