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说明:PLL(Phase-Locked Loop,锁相环)调频解调器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广泛应用的电路,主要用于接收端对调频信号的恢复和处理。它的工作原理基于锁相环路的特性,能够精确地跟踪输入信号的频率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电压或数字信号。
在给出的电路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基于LM565CN的PLL调频解调器设计。LM565CN是一款专门用于FM接收的PLL集成电路,具有良好的频率稳定性和线性解调性能。在这个电路中,它被用来处理10kHz±3kHz的调频信号,这是一个常见的调频广播频段。
调频解调的过程首先需要检测输入信号的频率变化。在图中,V1和V2可能代表接收到的调频信号,它们之间的相位差反映了信号的频率变化。LM565CN内部包含了一个鉴相器,它可以比较参考频率(通常由内部振荡器提供)与输入信号的相位,根据相位差产生误差电压。
误差电压随后通过低通滤波器(LPF,即图中的A2)进行平滑处理,以去除高频噪声和脉动分量。这个滤波器通常是由运算放大器(A2)构建的有源滤波器,其截止频率应设置在20kHz以下,以确保只允许低频分量通过,有效地滤除20kHz的脉动分量。
经过滤波器的电压被送入电压控制振荡器(VCO),VCO的频率会根据误差电压的变化而改变,使得其输出频率始终与输入信号的平均频率保持一致。这样,锁相环就锁定了输入信号的频率,同时VCO的输出提供了与调频信号频率变化成比例的电压,这就是解调出的音频信号。
图(b)中的A1差分放大器则起到了电平位移和放大的作用。由于鉴相器的输出电压范围可能不适合直接驱动后续电路,A1可以调整输入信号的幅度,使其适应系统的电压需求,同时消除共模噪声,提高信噪比。
PLL调频解调器电路图展示了如何利用PLL技术来处理调频信号,通过鉴相、滤波和电压控制振荡等步骤,将调频信号恢复为原始的音频信号。这样的设计在无线通信、广播接收、遥控系统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并掌握PLL的工作原理和电路设计对于硬件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涉及到了信号处理和频率控制的核心技术。
本源码包内暂不包含可直接显示的源代码文件,请下载源码包。
Engli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