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Python实现Apriori算法介绍
文件大小: 208k
源码售价: 10 个金币 积分规则     积分充值
资源说明:### Python实现Apriori算法详解 #### Apriori算法简介 Apriori算法是一种经典的数据挖掘技术,专门用于从大型数据库中寻找频繁项集及基于这些频繁项集生成的关联规则。这种算法的核心思想在于利用频繁项集的性质——一个频繁项集的所有非空子集也必须是频繁的。换句话说,如果某个项目集频繁出现,则它的所有子集也应该频繁出现。这一特性使得Apriori算法能够有效地减少搜索空间,提高挖掘效率。 #### 基本概念 在深入探讨Apriori算法之前,有必要了解几个基础术语: 1. **项与项集**:项集`{item1, item_2, …, item_m}`是由一系列项组成的集合,其中`item_k (k=1,2,…,m)`表示一个具体的项。项的集合被称为项集(itemset),包含`k`个项的项集称为`k`项集(`k-itemset`)。 2. **事务与事务集**:事务(`T`)是一个项集,它是`itemset`的一个子集,并且与一个唯一的标识符`Tid`相关联。不同的事务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事务集(`D`),构成了进行关联规则发现的事务数据库。 3. **关联规则**:关联规则是一种形式为`A => B`的蕴涵式,其中`A`、`B`均为`itemset`的子集且均不为空集,同时`A`与`B`没有公共元素(即`A`交`B`为空集)。 4. **支持度(support)**:对于关联规则`A => B`的支持度定义为所有事务中包含`A`和`B`的比例。用数学语言表示为: \[ support(A => B) = P(A ∪ B) = \frac{\text{事务中同时包含A和B的数目}}{\text{事务总数}} \] 5. **置信度(confidence)**:置信度衡量了关联规则`A => B`的可信程度,其定义为: \[ confidence(A => B) = \frac{support(A ∪ B)}{support(A)} = \frac{\text{同时包含A和B的事务数目}}{\text{包含A的事务数目}} \] 6. **频繁项集(frequent itemset)**:如果项集`I`的支持度大于或等于预先设定的最小支持度阈值,则称`I`为频繁项集。 7. **强关联规则**:指的是那些同时满足最小支持度和最小置信度的关联规则。 #### 实现步骤 Apriori算法的实现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步骤: 1. **挖掘所有频繁项集** 2. **由频繁项集产生强关联规则**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这两个步骤及其背后的实现逻辑。 ##### 挖掘频繁项集 挖掘频繁项集的关键步骤包括连接、剪枝和删除: 1. **连接步骤**:将频繁的`(k-1)`项集`Lk-1`中的项集进行两两连接,生成候选`k`项集`Ck`。具体来说,如果`Lk-1`中有两个项集`itemset1`和`itemset2`,它们的前`(k-2)`个项相同,则可以将这两个项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候选`k`项集。此过程确保了生成的新项集仍然按照字典序排列。 2. **剪枝策略**:剪枝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计算。根据Apriori算法的性质,如果一个候选`k`项集`Ck`的`(k-1)`项子集不在`Lk-1`中,则这个候选`k`项集也不可能是频繁的。因此,在生成`Ck`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检查候选项集的子集是否都在`Lk-1`中来进行剪枝。 3. **删除策略**:基于经过剪枝的`Ck`,扫描所有事务,统计每个候选项集的支持度。如果候选项集的支持度低于预设的最小支持度阈值,则从候选集中移除,剩下的就是频繁`k`项集`Lk`。 ##### 由频繁项集产生强关联规则 一旦找到了所有的频繁项集,下一步就是根据这些频繁项集生成强关联规则。这通常涉及到对频繁项集的所有可能的划分,以及计算这些划分的置信度。只有当生成的关联规则满足预先设定的最小置信度阈值时,才被认为是强关联规则。 #### Python实现示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Apriori算法的实际应用,这里提供了一个简单的Python代码框架,用于展示如何使用Python实现Apriori算法。 ```python def create_C1(dataSet): # 创建初始候选项集列表 C1 = [] for transaction in dataSet: for item in transaction: if not [item] in C1: C1.append([item]) C1.sort() return list(map(frozenset, C1)) # 使用frozenset使项集不可变 def is_apriori(Ck_item, Lksub1): # 检查Ck_item是否满足Apriori性质 for item in Ck_item: sub_Ck = Ck_item - frozenset([item]) if sub_Ck not in Lksub1: return False return True def create_Ck(Lksub1, k): # 生成候选k项集 Ck = [] len_Lksub1 = len(Lksub1) list_Lksub1 = list(Lksub1) for i in range(len_Lksub1): for j in range(1, len_Lksub1): l1 = list(list_Lksub1[i])[:k-2]; l2 = list(list_Lksub1[j])[:k-2] l1.sort(); l2.sort() if l1 == l2: # 如果前k-2项相同,则进行连接 Ck_item = list_Lksub1[i] | list_Lksub1[j] if is_apriori(Ck_item, Lksub1): Ck.append(Ck_item) return Ck def generate_Lk_by_Ck(dataSet, Ck, minSupport): # 生成频繁k项集 Lk = [] support_data = {} item_count = {} for tid in dataSet: for can in Ck: if can.issubset(tid): if not can in item_count: item_count[can] = 1 else: item_count[can] += 1 num_items = float(len(dataSet)) for item in item_count: support = item_count[item] / num_items if support >= minSupport: Lk.insert(0, item) support_data[item] = support return Lk, support_data ```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从数据集中创建候选集、进行剪枝、生成频繁项集等关键步骤。通过逐步迭代,最终能够找出所有的频繁项集,并据此生成强关联规则。 总结而言,Apriori算法通过巧妙地利用频繁项集的性质来高效地发现数据集中的关联规则,是数据挖掘领域的一项重要成果。通过上述理论介绍和代码示例,相信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Apriori算法的核心思想及其实际应用。
本源码包内暂不包含可直接显示的源代码文件,请下载源码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