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说明:提出了一种适于空间TDICCD相机的复杂度适中、高性能的图像压缩系统。其压缩系统主要分为离散小波变换(DWT)单元和位平面编码(BPE)单元。DWT采用两个并行的9/7整数1D DWT完成2D DWT;BPE单元从扫描方法、并行扫描、转移字存储及并行计算方面对传统CCSDS算法进行了改进,使其更适合CCD空间相机的应用。最后,使用地面检测设备对设计的图像压缩系统进行了试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图像压缩系统可以稳定可靠地工作,与传统压缩系统相比,平均PSNR提高了0.97 dB,具有较高的数据吞吐率,在系统时钟频率为50 MHz时数据吞吐率达到12.8 Mpixels/s。非常适于空间TDICCD相机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空间TDICCD相机的高效图像压缩系统设计。该系统主要由离散小波变换(DWT)单元和位平面编码(BPE)单元构成,旨在实现复杂度适中、性能优良的图像数据压缩。在设计中,DWT单元利用两个并行的9/7整数1D DWT进行2D DWT操作,以减少图像的空间相关性。BPE单元则在扫描方法、并行扫描、转移字存储和并行计算等方面对传统的CCSDS(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s)编码算法进行了优化,使其更适应CCD空间相机的应用环境。
具体而言,BPE单元的优化策略包括:
1. 并行扫描:BPE单元对16个图像块独立进行扫描处理,采用16个扫描模块并行工作,显著提升了扫描效率。
2. 转移字存储:考虑到不同模块对转移字的需求,设计中创建了一个额外的存储器,只存储长度大于1的转移字,以加速计算过程。
3. 并行计算:在熵编码阶段,设计了两个并行工作的模块,分别访问不同块的转移字,以快速确定最优编码方案。
实验结果显示,所设计的图像压缩系统在50 MHz的系统时钟频率下,数据吞吐率达到了12.8 Mpixels/s,与传统压缩系统相比,平均PSNR(峰值信噪比)提高了0.97 dB。这些特性证明了该系统能够在保持图像质量的同时,提高数据处理速度,非常适合空间TDICCD相机的应用。
文章引用了相关的研究文献,表明设计者在研究过程中借鉴了前人的成果,并结合TDICCD图像特点进行了创新。通过地面检测设备的试验测试,进一步验证了该压缩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该图像压缩系统结合了DWT和优化的BPE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空间CCD相机在数据传输和存储上的挑战。其并行处理能力和高效的编码算法,为实现高数据吞吐率和高质量图像压缩提供了有力支持,对于空间TDICCD相机的图像处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源码包内暂不包含可直接显示的源代码文件,请下载源码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