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技术中的0.35μmCMOS光接收机前置放大器设计
文件大小: 197k
源码售价: 10 个金币 积分规则     积分充值
资源说明:近年来,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交换量呈爆炸性增长,光纤通信干线系统以其高速、大容量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信网、计算机网络。2.5 Gb/s超高速光纤通信系统已经投入使用。作为光纤通信系统中光接收机的关键部分,前置放大器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光接收机的性能。   过去,对于高速的集成电路,多采用GaAs工艺来实现。但是随着深亚微米CMOS工艺的不断发展,栅长不断减小,现在0.35μm CMOS管的截止频率已经达到13.5 GHz,可以实现高速的集成电路。本文采用台湾TSMC0.35μmCMOS工艺实现了用于光纤传输系统STM- 16 (2.5Gb/s)速率级的前置放大器。   0.35μm CMOS光接收机前置放大器设计是现代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关键环节。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信息传输的需求激增,光纤通信因其高速度和大容量的优势,已经成为电信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2.5 Gb/s的超高速光纤通信系统已广泛应用,而在这样的系统中,光接收机的性能至关重要,特别是前置放大器,它对整体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传统的高速集成电路往往依赖于GaAs工艺,但随着深亚微米CMOS技术的进步,栅长减小到0.35μm,使得CMOS管的截止频率可达13.5 GHz,这为实现高速集成电路提供了可能。本文利用台湾TSMC的0.35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适用于STM-16 (2.5Gb/s)速率级光纤传输系统的前置放大器。 前置放大器在光接收机中位于前端,接收光检测器产生的微弱电流脉冲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压信号。为了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前置放大器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 低噪声特性,以减少电路自身引入的干扰。 2. 高增益,提升接收机的灵敏度。 3. 与信号速率匹配的带宽,确保信号的有效传输。 设计中采用了跨阻型前置放大器,通过反馈电阻Rf提供负反馈,实现增益和带宽的平衡。跨阻放大器的带宽由输入电阻Ri、反馈电阻Rf以及放大器开环增益A和输入寄生电容CT共同决定。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在噪声、增益和带宽之间进行权衡。 电路设计包括跨阻放大器和差分放大器两部分。跨阻放大器采用电压并联负反馈形式,由共源放大和源极跟随器组成。差分放大器则用于实现双端输出,增强信号,并通过RC滤波网络确保输入端的直流电平匹配,控制低频截止频率。 通过电路仿真,获得了前置放大器的性能参数。仿真结果显示,增益为73 dBΩ,3 dB带宽为2.2 GHz,低频截止频率为50 kHz。此外,还对输入5μA、2.5 Gb/s的伪随机序列进行了分析,得到了良好的输出眼图,证明了设计的有效性。 在版图设计阶段,考虑了电路的不对称性和对称性,以及电阻电容的外接形式,以优化布局。电源线和地线的布置确保了电流的稳定流动,同时防止了潜在的损坏风险。 0.35μm CMOS光接收机前置放大器设计是光纤通信技术的一个重要突破,它利用先进的工艺实现了高速、高灵敏度的信号处理,为2.5 Gb/s光纤通信系统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这一设计不仅展示了CMOS工艺在高速模拟电路中的潜力,也为未来更高速率的光纤通信系统铺平了道路。
本源码包内暂不包含可直接显示的源代码文件,请下载源码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