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nds on the error probability of finite-length RaptorQ codes
文件大小: 230k
源码售价: 10 个金币 积分规则     积分充值
资源说明:本文是关于有限长度RaptorQ码的错误概率界限的研究。在5G通信系统的自然发展中,海量机器对机器(mM2M)通信代表了一种新型应用,其中大量低成本设备要求数据以短数据包的形式传输。此外,存在一些新兴应用,这些应用中的短数据包携带关键信息,并期望能够以超高可靠性和低延迟接收。 在上述通信要求下,核心挑战是设计一种具有支持短数据包传输能力的编码方案。然而,当前有限长度码块的理论性能界限,由Yury Polyanskiy提出,只能提供给定码块长度和信噪比情况下的有限长度码字的性能极限,有限长度编码优化理论仍然是研究人员的一个开放问题。 RaptorQ码作为二进制擦除信道中的一种有效的信道编码方案受到了关注。本文分析了有限长度RaptorQ码的最大似然(ML)解码失败概率(DFP),并通过对两个随机系数矩阵乘积的秩进行研究,提出了在最大似然解码算法下RaptorQ码DFP的理论性能界限。此外,通过在不同的伽罗瓦域阶上进行蒙特卡洛模拟,验证了所推导的理论界限的准确性。这些高准确度的界限可以用于设计具有短和中等长度的近似最优RaptorQ码。 RaptorQ码是Luby Transform (LT)码的一种改进版本,属于喷泉码(Fountain Codes)类。喷泉码是一种允许无限长度编码和解码过程的编码技术,特别适合于可靠且实时性要求很高的通信场景。它们能够通过简单地传输足够数量的编码符号来纠正丢失的信息包。ML解码算法是一种利用整个接收信号来估计发送信号的算法,其目标是最大化在给定接收信号的条件下发送信号的后验概率。 本文的研究目标是解决有限长度编码的设计和优化问题,特别是针对mM2M通信应用。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性能界限,这对于设计更优的RaptorQ码以及其它类型的喷泉码具有参考价值。这些理论界限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通过蒙特卡洛仿真得到了验证,仿真中考虑了不同的伽罗瓦域阶,即不同的有限域规模,这对应于不同的编码和解码复杂度。 在文档中提到的关键词包括“mM2M通信”,“有限长度RaptorQ码”,“最大似然解码”,以及“理论界限”。这些关键词反映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重点。文章的作者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通信工程研究中心,表明这是一个由中国研究人员主导的研究项目。 文章中提到的5G通信系统的发展,特别强调了短数据包的传输需求,这在mM2M通信场景中尤为关键。该研究对于推动5G以及未来通信系统中数据传输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低延迟和高可靠性的数据传输方面。
本源码包内暂不包含可直接显示的源代码文件,请下载源码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