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namic propagation of finite-energy Airy pulses in the presence of higher-order effects
文件大小:
1141k
资源说明:在光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在非线性光学和超短脉冲传播的领域中,了解光脉冲的动态传播特性对于光通信、光学脉冲压缩以及超连续谱生成等应用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有限能量的Airy脉冲(FEAP)在存在高阶效应的情况下的动态传播特性。这些高阶效应主要包括拉曼散射(Ramanscattering)、自陡峭(Self-steepening,简称SS)以及三阶色散(Third-order dispersion,简称TOD)。
本文探讨了FEAP在这些高阶效应影响下Raman诱导的频率偏移(Raman-induced frequency shift,简称RIFS)现象。作者发现,通过改变FEAP的截断系数,可以对RIFS进行调节。这意味着FEAP的传播特性可以通过设计其初始条件来控制。特别是在非线性传播过程中,拉曼散射和自陡峭或三阶色散的联合作用会对RIFS产生明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TOD和SS效应都倾向于在FEAP的非线性传播过程中减缓RIFS。
此外,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拉曼散射、TOD和SS效应在FEAP非线性传播中的同时贡献。研究者发现,与传统的对称脉冲(例如Sech脉冲)相比,FEAP在传播过程中能生成扩展到蓝端的宽带谱,除了常规的红移成分外。这些结果表明FEAP可用于超连续谱的生成和宽带光源的应用。
文章中提到的“Airy波包”最初是在量子力学的背景下由Berry和Balazs在1979年发现的,作为一种不扩散的自由势Schrödinger方程的解。该解在形式上表现为一个Airy函数,具有非对称的结构,其独特之处在于其强度轮廓在自由空间中传播时可以保持其形状不变。
在研究有限能量Airy脉冲的传播时,作者利用数值方法对脉冲的动态行为进行了模拟。这一数值研究方法能够让我们在理论和实验之间建立联系,从而预测和理解在非线性介质中传播的光脉冲的动态特性。
在非线性光学领域,拉曼散射是一种涉及介质内部的分子或原子振动模式的能量转移过程。当光脉冲穿过介质时,分子或原子中的振动能级可以被激发,从而导致散射光频率的改变。拉曼效应在光谱学和光学通信领域中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够提供有关材料结构和电子态的信息。
自陡峭是指由于光脉冲强度在脉冲前沿的突变,导致的波前陡峭效应。这一效应在非线性介质中传播时会导致脉冲前缘的波形变化,进而影响光脉冲的传播特性。
三阶色散是指光脉冲在介质中传播时,其不同频率分量因色散系数的不同而导致的时间延迟差异。这种效应在高功率脉冲和超短脉冲应用中尤为显著,因为这些脉冲包含非常宽的光谱范围,不同频率分量在传播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延迟,从而影响整个脉冲的形状和传播特性。
文章的作者强调了有限能量Airy脉冲(FEAP)作为一种新型的光脉冲,其独特的非对称性和动态传播特性,为超连续谱生成和宽带光源提供了新的可能。这些研究结果对于未来的光学通信技术、激光医学以及光学传感等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源码包内暂不包含可直接显示的源代码文件,请下载源码包。